PMP認證考取心得專訪,從PMP五版、六版到現在的七版,總共聽過三次版本的學員陳智煜不藏私完整分享如何準備PMP認證考試及對工作帶來的助益!
擔任程式設計師aka專案經理的陳智煜,從PMP5版開始上課,直到考試之際,PMP版本已經是7,仍舊成功考取PMP認證!
「那時候剛好看到恆逸PMP講座,我心想為何不嘗試聽聽看呢?當時,張憲中老師主持這個講座,我在聽完後立即下定決心要參加PMP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記得老師在講座中提到了一個非常深刻的例子,就是郭台銘與周玉寇的故事。這個例子讓我認識到利害關係人的管理也是專案管理的重要一環。」
完整專訪
Q: 為什麼來參加PMP管理課程?
我原本是一名軟體工程師,在我們公司主要從事軟體開發。由於我們公司主要在外部承接專案,我們是為企業方提供服務的。因此,我們常常需要前往企業現場進行專案開發。在這個過程中,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漸漸地開始意識到,或許在管理層面也是一個相當有趣的領域。
最初,我只是公司裡的一個小螺絲釘,有時會看到專案經理進進出出,與客戶進行各種攻防戰。我開始覺得,管理這方面的事情相當有趣。雖然作為小螺絲釘,我們通常只需在一定的時間內、在一定的預算內完成任務,但實際在執行的過程中,要達成這些條件其實並不容易。
在執行眾多專案的過程中,我漸漸地意識到,管理是有一套邏輯和體系可以應對各種情況,做到事半功倍。
所以後來,我就去參加了PMP的講座,因為當時我在恆逸這邊有上課。來上課的時候,正好看到PMP的講座,當時我就覺得挺有趣的,就決定去聽聽看。當時,張憲中老師主持了這個講座,他在講座的過程中提到了一個非常深刻的例子,就是郭台銘跟周玉寇的故事。這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,我意識到利害關係人的管理也是專案管理的一部分。
這在我的過去經驗或者是從前輩那邊聽到的,其實都沒有這方面的資訊。可能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是有做的,因為畢竟我們要跟客戶、各個領導的角色、各個key user、end user進行一些互動,那其實也變相地在做利害關係管理。只是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被具象化的表現出來。
所以後來我來聽完之後,我去了解到這件事其實也是一個重點。當時我就覺得我想要好好地了解一下,到底專案管理這件事在做什麼,這也是我來這邊上課的一個主要的原因。
Q: 印象最深刻的課程內容
我對老師的印象非常深刻,因為他上課時會講很多故事,我本身喜歡聽故事。老師的經驗非常豐富,在上課的過程中講了很多例子,這些例子對我來說一直都像鮮活的記憶一樣,因為我現在自己也帶著一個團隊。
當我與底下的人溝通時,我常常會拿老師的故事出來分享,老師的經驗真的非常棒。雖然老師是做飛機的,講的是戰鬥機的例子,但其中涵蓋了很多管理手法和概念,我希望將這些分享給其他成員,讓大家了解我們的想法和為什麼要這樣做。
有時候,專案經理的做法可能與工程師在進行的工作有所不同,雖然他們不至於背道而馳,但工程師可能從他們的角度看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做。老師的例子讓我在這方面有更深的體悟。
其中一個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老師講述當時在高雄的情境。
老師描述了一個他們在設計戰鬥機時的情景,有兩派人,一派是一群博士和研究人員,負責設計飛機;另一派是現場的工作人員,負責組裝生產零件。在這個例子中,博士們使用CAD工具繪製飛機的部分,但在現場人員看來,一開始覺得這是無法實現的。雖然兩派人爭論不休,但最終顧問建議老師找來木工,一一製作所有零件雛形,然後進行組裝,結果發現原本在設計時忽略的問題,最後調整完成飛機的組裝。
這個例子讓我深刻體會到,有時候我們在設計時可能會漏掉某些細節,而這些問題在實際組裝時才會浮現。這也讓我更理解專案管理的重要性,以及在不同層面之間溝通的挑戰。這是我聽過的例子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。
Q: 如何準備PMP考試?
我比較特別,因為我是在 PMP 5 版的時候開始上課的。我們公司有相當多的人參加 PMP 課程,而他們陸續都通過了考試,只有我還沒有。所以我想我也是該考過的時候。我上了第五版和第六版的課後,實際考試的時候已經到了第七版。
第五版和第六版其實差異不大,但第七版相當不同,內容有了很多改變。所以後來我記得當我去考試時,我花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,把老師的整本書看了一遍。然後,我再把老師的講義拿出來,先看完整本書,大致了解書中提到的內容。然後再開始複習老師上課時的講義。
老師在第二堂課的時候就講了一個案例,這個案例涵蓋了整個五大過程和十大知識領域,從頭到尾串了一遍。因為我學習的方式是比較喜歡big picture的概念,我喜歡先了解整個專案的執行過程,先把整體有個大致的概念在腦海中。所以一開始我就先把整個專案的執行過程了解一遍,然後再逐一去了解其中的內容。然後再把每個章節裡面的ITTO逐一套進去。這樣一來,你就慢慢了解了在專案執行過程中,大致會有哪些程序,會做哪些事情,以及大致會使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達到,來測量我所要追求的目標是否達到。這樣一來,就完成了整個複習的過程。
Q: 擁有豐富經驗的專案經理,也適合上課嗎?
我覺得其實不止我,我跟我們公司的其他專案經理都討論過,其實大家在工作中所做的事情,PMP 上都有涉及,只是大家沒有那麼具體化,甚至可能沒有上過 PMP,但他們也在做類似的事情,只是可能沒有那麼精確。而他們因為需要進行一些分析去了解,所以也在做類似的事情。相較於他們,我上過 PMP 學到這些東西後,如果我能夠學以致用,我會更清楚自己在做什麼,以及在完成這些任務後,我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。我認為這是 PMP 帶給我的最大好處。
另外,由於我對敏捷方法較有研究,所以在學習敏捷時,我發現它的許多概念實際上就是專案管理的概念,只是它的顆粒度比較小。但它仍然在專案中進行一些相似的工作。因此,我在學習敏捷時,可以迅速理解許多事物。我大致知道它們在做什麼,一看就能大致理解。所以我覺得這是相當有用的,至少你的腦中會有整個框架是什麼,專業管理的框架是什麼。你可能不太了解細節,但你會了解這些東西。如果你在公司真正執行專案的時候,你就會慢慢去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是什麼。或許當下老師講完你可能沒有感覺,因為你本身不是實際在執行,也不是在實際去管理。但在執行的過程中,你一定會發現這東西似曾相似。這東西我好像曾經聽過,我好像在哪裡有聽過,是誰講過。
當初因為我第一次聽課的時候,比較專注在每一個章節的細節,就是工具的使用。因為那時候可能對於這種東西比較有吸引力。所以那時候聽的時候,聽每個工具在做什麼,有什麼這樣的作用;後來我再回來上課的時候,那個big picture就建立起來了。因為那個時候我的角色不一樣,但我那時候的注意的點也就不一樣。我反而比較注意到整個全局,我到底全局要怎麼做,我要怎麼樣規劃,我要怎麼樣進行這些事情。所以我覺得如果你一開始是比較沒經驗的人,你來聽一定會有幫助。你如果持續在做專案,你一定會有發現有些東西似曾相似;再過一年或兩年後,再回來聽聽看,你會發現真的會有不一樣的收穫。因為你或許那個時候你的角色不一樣了,你爬到更高的位置,你再聽的時候,你看的角度一定會不一樣。到時候你再學到那種一定會不一樣。
Q: 給學弟妹考PMP認證的建議
我覺得一定要熟悉課本的內容。雖然你不可能透過這個四十幾個小時的課,你就會了解什麼是瀑布,什麼是敏捷。但是我會建議,就是說你在至少考試前,你要把這兩個東西分清楚,他們到底是什麼東西。我覺得學弟妹來上課,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兩個東西,他是沒有辦法拆得很清楚,他會搞不清楚為什麼這邊PM好像掌控力這麼大,那邊PM好像掌控力這麼小。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基礎就是這兩個東西,然後就是這兩個東西混合在一起的時候,會有什麼樣的利與弊,我自己在考試的時候,我碰到最多是這種題目,因為這兩個東西衝突的東西放在一起,它一定會有很多很多的文化的衝擊,這些文化衝擊到底它帶來的好處是什麼,它帶來的壞處是什麼,身為一個PM,你怎麼樣在其中斡旋,去得到一個最佳的平衡,我覺得這個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